青春有你第三季
备注:已完结
分类:综艺
地区:大陆年份:2021 主演:李宇春 李荣浩 Lalisa Manobal 潘玮柏 邓紫棋 汪苏泷 虞书欣
导演:陈刚 曹薇 吴寒
语言:国语
更新:2025-05-12 03:13
简介:《青春有你 第三季》:一场争议与期待并存的选秀盛宴 一、节..《青春有你 第三季》:一场争议与期待并存的选秀盛宴 一、节目概述与背景介绍 作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偶像选拔综艺之一,《青春有你 第三季》(简称“青3”)于2021年2月18日在爱奇艺平台正式上线。该节目延续了前两季的模式,由李宇春、李荣浩、Lisa、潘玮柏、邓紫棋等担任导师团,旨在从百余位训练生中选拔出9名成员组成男团出道。 相比前作,《青春有你3》在赛制和内容上进行了升级调整,强调“用自己的路子,跟世界过招”,鼓励选手展现个性和原创性。然而,这档备受瞩目的选秀节目自开播以来便伴随着诸多争议与讨论,评分仅为4.7分,成为系列中口碑最低的一季。 二、剧情亮点与关键事件回顾 1. 初舞台表现:冰火两重天 节目开篇即以“初舞台”拉开序幕,选手们通过自我介绍、才艺展示争夺导师印象分。其中,段星星凭借原创编舞获得Lisa高度评价;罗一舟则以其扎实的唱跳实力迅速圈粉观众;而连淮伟、梁森等也因过往经历引发关注。 但与此同时,也有不少选手因基本功不扎实、台风浮夸被网友批评,如部分选手表演失误频出,甚至出现“车祸现场”。 2. 主题曲舞台:视觉与音乐质量下滑引质疑 《青春有你3》的主题曲《We Rock》舞台被指制作粗糙,舞蹈编排缺乏新意,灯光与服化道也被认为不如往届精致。有网友调侃:“这是青春有0。”相比之下,同期播出的《创造营2021》在舞台呈现方面更受好评,进一步加剧了对青3的负面评价。 3. 导师阵容:专业性与娱乐性失衡 本季导师阵容包括李宇春、李荣浩、Lisa、潘玮柏、邓紫棋等人。其中Lisa的表现较为认真负责,尤其对段星星、梁森等选手给予了较高评价;但虞书欣作为“青春助教”的加入却引发了广泛争议,被批评为“演技派跨界做导师”“矫揉造作”。她的点评方式和风格被认为不适合此类专业性强的选秀节目。 4. 选曲与版权问题:穷得只剩导师歌曲? 节目中大量使用导师作品进行改编表演,如李荣浩的《模特》、潘玮柏的《Coming Home》等,被观众戏称为“导师金曲演唱会”。这种做法虽节省成本,但也暴露了节目组在版权购买上的不足,削弱了节目的原创性和多样性。 5. 选手争议事件:余景天退赛风波 最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当属选手余景天卷入家庭涉毒传闻。其父母被曝涉及毒品犯罪、非法经营等问题,导致粉丝与路人激烈争论。最终,余景天在舆论压力下宣布退赛,成为该季最大黑天鹅事件之一。 此外,熊猫堂组合因其独特的风格和稳定的舞台表现受到关注,成为少数获得正向评价的选手之一。 6. 停播与成团取消:官方干预下的结局 随着“倒奶打投”事件发酵,国家广电总局于2021年5月责令暂停《青春有你3》录制与播出,并全面整改网络综艺节目。尽管节目尚未完成全部录制,最终未能公布成团名单,成为该系列唯一一季未成功成团的作品。 三、观众评价与舆论分析 1. 短评关键词提炼 差评集中点: 舞台质量低劣(“贫穷感”) 导师配置不合理(尤其是虞书欣) 选手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剧情拖沓、缺乏创新 过度营销与炒作 好评方向: 部分选手表现出色(如段星星、罗一舟、刘隽、梁森) Lisa认真负责,带来国际视野 熊猫堂等组合展现出独特风格 2. 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“青春有0”梗:源于观众对节目质量的失望,形容为“毫无存在感”。 “谁给你们自信说比隔壁好?”:来自高赞短评,直指节目盲目对标《创造营》。 “LISA就像来录reaction视频的博主…”:反映观众对其他导师参与度不高的批评。 “余景天退赛”:成为全网热搜,引发关于艺人背景审查机制的讨论。 3. 媒体与行业评论 多家主流媒体曾发文批评选秀文化过度消费粉丝经济,呼吁行业自律。央视新闻也曾点名“倒奶打投”事件,指出应杜绝浪费行为,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。 四、横向对比与市场反响 项目 青春有你3 创造营2021 评分 4.7 5.9 导师阵容 李宇春、李荣浩、Lisa等 邓超、宁静、周深、Ella等 舞台质量 差强人意 更加国际化 选手整体水平 参差不齐 相对整齐 社会影响力 负面舆情多 正面曝光较多 成团结果 未成团 成立INTO1 可以看出,《青春有你3》在多个维度上均落后于竞争对手《创造营2021》,尤其是在节目品质与舆论导向方面。 五、结语:失败背后的反思 《青春有你3》虽然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与成熟的运营经验,但在内容质量、选手筛选、社会责任等方面暴露出明显短板。它的失败不仅是节目本身的失利,更是整个偶像产业生态链问题的缩影: 内容同质化严重:缺乏创新,依赖老套路; 商业利益至上:忽视选手背景调查与价值观塑造; 粉丝经济失控:诱导非理性消费,造成资源浪费; 监管滞后:未能及时应对社会关切与公众情绪。 未来,选秀类综艺若想重新赢得观众信任,必须在保证娱乐性的同时,强化社会责任意识,回归内容本质,尊重艺术创作规律,真正实现“用作品说话”。 参考资料来源:电影页面、微博热搜榜、知乎相关话题、主流媒体报道等。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《青春有你》系列或其他同类综艺的内容,欢迎继续提问!
详情